诗词原文
凿石引泉
唐·李群玉
谁凿云根清气泄,混混源泉流不竭。
直随山势转山流,流得山前更清彻。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五言律诗见长,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推崇,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译文
是谁凿开了云根,让清新的气息泄漏而出?源源不断的泉水混混流淌,永不干涸,它顺着山势蜿蜒流转,流到山前时更加清澈透明。
释义
凿云根:形容开凿山石,引出泉水,云根,指山石深处,常用来形容山势高耸入云。
混混:形容水流不断的样子。
源泉流不竭:指泉水源源不断,永不干涸。
直随山势转山流:泉水顺着山势流淌,蜿蜒曲折。
流得山前更清彻:流到山前时,泉水更加清澈透明。
赏析
这首诗以凿石引泉为题材,通过描绘泉水的流淌和清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首句“谁凿云根清气泄”以设问的形式开篇,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点明了泉水的来源,次句“混混源泉流不竭”则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源源不断和永不干涸的特点,后两句“直随山势转山流,流得山前更清彻”则通过描绘泉水的流淌和清澈,展现了山水的和谐之美,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群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有关,他生活在唐代,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许多诗人都喜欢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李群玉也不例外,他常常游历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诗中,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游历过程中,看到一处清泉流淌的景象,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以及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