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沧浪峡
唐·储光羲
汉水出嶓冢,沧浪流其间。
回波激容裔,浮照涵清鲜。
泠泠响不断,迢迢去无边。
下有沧浪子,逍遥濯吾缨。
朝餐琅玕实,夜宿芙蓉屏。
楚客到中州,苍茫云水情。
何当乘羽翼,超忽出尘冥。
下有沧浪百尺深,澄清恰似秋天碧。
作者及朝代
作者:储光羲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7年—约763年),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授汜水尉,后转安宜尉、下邽尉,后辞官隐居终南山,安史之乱中,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乱平,被贬谪岭南,后任监察御史参军事,出为太仆寺丞,卒于洛阳,储光羲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其诗多为五古,擅长以质朴自然的语言,描绘田园山水的清幽景色,表现闲适恬淡的隐逸生活,抒发淡泊清远的幽独情怀,风格朴素真淳,语言洗练明净,意境清新隽永,在唐代诗人中颇负盛誉。
译文
汉水从嶓冢山流出,沧浪峡的水流就在其中,回旋的波涛激荡着水波,浮动的阳光映照出清澈鲜明的水色,泠泠的水声不断,水流迢迢没有边际,沧浪峡下住着沧浪子,逍遥自在地洗涤着冠缨,早晨吃着琅玕的果实,夜晚睡在芙蓉花屏旁,楚地的客人来到中原,苍茫的云水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何时才能插上翅膀,超脱尘世,飞向远方?沧浪峡的水有百尺深,清澈得就像秋天的碧水一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沧浪峡的壮丽景色和隐逸生活的闲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沧浪峡水的清澈、深邃和美丽,以及自己在此地隐居生活的逍遥自在,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沧浪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诗中“下有沧浪百尺深,澄清恰似秋天碧”一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沧浪峡水的清澈和深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诗人通过“朝餐琅玕实,夜宿芙蓉屏”等诗句,展现了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逍遥自在和闲适自得,整首诗意境清新隽永,语言洗练明净,充满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储光羲在隐居期间创作的,储光羲一生仕途坎坷,曾一度辞官隐居终南山,在隐居期间,他深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同时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沧浪峡的壮丽景色和隐逸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也寄托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