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尽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么。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宋·释宗杲

说尽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么。

若还信得及来时,大似灵山一会么。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53年),宋代高僧,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是禅宗临济宗杨岐派的著名禅师,他生于江苏宜兴,自幼聪颖好学,后出家为僧,广参名师,终成一代宗师,释宗杲不仅禅学造诣深厚,而且善于诗文,其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尽管我说尽了世间千般深奥微妙的道理,也未必能赢得你内心的真正信任啊,如果你真的能全然相信我所言,那就如同当年释迦牟尼在灵山说法,众弟子皆得悟道一般。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传道授业的感慨,诗人认为,即使自己说尽了世间所有的深奥道理,也未必能得到听者的真心信任,这里,“千般玄妙理”指的是佛教或其他学问中的深奥道理,“君心信也么”则是对听者能否真正相信这些道理的疑问,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如果听者能真正相信这些道理,那么他们的领悟就会像释迦牟尼在灵山说法时众弟子的悟道一样深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传道授业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说尽千般玄妙理”与“未必君心信也么”的对比,揭示了传道过程中的困境:即使道理再深奥、再微妙,也难以保证听者能够真心接受,这种困境不仅存在于佛教传道中,也广泛存在于各种学问和思想的传播中。

后两句“若还信得及来时,大似灵山一会么”则是对听者的一种期望和鼓励,诗人希望听者能够像释迦牟尼的弟子一样,真心相信并领悟这些道理,这种期望和鼓励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传道的执着和热情,也展示了其对于听者悟性的信任和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宗杲的传道经历有关,作为一位禅宗高僧,释宗杲在传道过程中可能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他深知,即使自己说尽了世间所有的深奥道理,也未必能得到听者的真心信任,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期望,希望听者能够真心相信并领悟这些道理,从而达到悟道的境界,这首诗也反映了释宗杲对于佛教传道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