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仙会饮天乐喧,双童引入升玄客。的释义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升仙谣

唐·韦渠牟

群仙会饮天乐喧,双童引入升玄客。

云韶九奏鸾凤鸣,玉斝琼浆溢瑶席。

蘧蘧梦入神仙教,漠漠云开圣境长。

不向人间争宠辱,自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渠牟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渠牟,唐代文学家、道士,生平事迹多见于《新唐书》与《旧唐书》的《方伎传》,他不仅在文学上有一定造诣,还精通道术,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其诗作常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译文

群仙欢聚一堂,天乐之声震耳欲聋,两位仙童引领着升仙的客人步入仙境,云韶乐曲九次奏响,鸾凤和鸣,玉制的酒杯中琼浆玉液满溢在瑶池之宴上,我仿佛在蘧蘧梦中接受了神仙的教诲,云雾散开,圣境无边无际,我不再与人间争名夺利,只愿将心事寄托给那自由飞翔的沙鸥。

释义

本诗描绘了一幅群仙欢宴、升仙得道的壮丽图景,通过“天乐喧”、“升玄客”、“云韶九奏”、“玉斝琼浆”等意象,展现了仙境的华美与神秘,诗人以“蘧蘧梦”比喻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受神仙的教诲,最终选择超脱尘世,将心事寄托于自然,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赏析

韦渠牟的这首《升仙谣》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诗中“群仙会饮”、“天乐喧”、“鸾凤鸣”等描绘,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使读者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仙境的奇妙与美好,诗人通过“不向人间争宠辱,自将心事付沙鸥”的表述,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自由的热爱,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

韦渠牟作为一位精通道术的文人,其创作往往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这首《升仙谣》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名山大川、参悟道法的过程中,受到自然美景和道教文化的启发,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仙境的美好与超脱,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唐代,道教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其影响,韦渠牟的这首《升仙谣》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