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
(注:“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并非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虚构创作,融入此诗意境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等诗人合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得道的高僧实在难以遇见,不知何时我才能归去追随他的脚步。
释义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得道高僧的向往与追寻。
赏析
“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两句,虽为虚构,却巧妙地融入了整首诗的意境之中,诗人通过前六句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进而引出对精神归宿的渴望,得道高僧象征着超脱世俗、智慧圆满的精神境界,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对更高精神追求的向往,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园风光中,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情怀。
创作背景
虽然“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并非王维原句,但我们可以假设这首诗是在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王维晚年仕途不顺,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转而寄情山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以及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通过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美好,诗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