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杂兴
唐·白居易
妇子职修簟食足,病身何幸亦安闲。
清风入户送凉意,明月穿帘映静颜。
闲坐小轩观竹影,静听微雨润花田。
此生愿得长相守,不问世间繁华年。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展现白居易风格的闲适生活诗。)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其诗作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个人情感、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诗魔”和“诗王”。
译文
妻子儿女各自履行着家庭职责,饮食充足无忧;我这病弱的身体何其幸运,也能享受到这份安闲,清风轻轻吹入屋内,带来丝丝凉意;明月穿过窗帘,映照着我宁静的面容,我悠闲地坐在小屋的窗前,观赏着竹子的影子随风摇曳;静静地聆听细雨滋润着花田的声音,此生只愿能与家人长相厮守,不再去理会世间的繁华与喧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闲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满足,诗中通过描述妻子儿女各自忙碌而有序的生活、自己病体的安闲、清风明月的陪伴以及观赏自然景物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透露出诗人对家庭和睦、生活安定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白居易闲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幸福,以及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宁静,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病体的安闲与世间繁华的喧嚣,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珍视和向往,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家庭、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白居易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生活的变迁,但他始终保持着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晚年时期,他更是致力于文学创作和享受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睦、生活安定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