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步虚词
唐·刘商
步虚声里八奇翁,八奇须信古英雄。
仙乐飘飘云外去,洞天福地有无中。
作者简介
刘商,唐代诗人、画家,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唐德宗至唐穆宗时期,他早年曾隐居庐山,后入朝为官,曾任汴州观察推官、检校祠部郎中等职,刘商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及隐逸生活,同时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他还是一位画家,擅长山水画,作品被时人赞誉。
译文
在悠扬的步虚声中,有一位八旬老翁,他确实是古代的英雄豪杰,那仙乐随着云彩飘向远方,洞天福地仿佛存在于有无之间。
释义
“步虚声里八奇翁”描述了在一个充满神秘与仙气的环境中,有一位年长的老者,他被称为“八奇翁”,暗示他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八奇须信古英雄”则进一步强调,这位老者确实是古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八奇”之名并非虚传,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仙乐和洞天福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超凡入圣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步虚声为引子,引出了一位被称为“八奇翁”的老者形象,步虚声是道教音乐的一种,常用于祭祀和修行场合,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气息,通过这一引子,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仙气与神秘的世界,诗人通过“八奇须信古英雄”一句,点明了老者的非凡身份和英雄气概,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仙乐和洞天福地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又有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商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向往有关,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道教文化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刘商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道教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研究,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超凡脱俗、超凡入圣境界的追求,这首诗也可能与刘商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他早年曾隐居庐山,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生活经历可能也促使他对超凡境界产生了更深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