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因飘风超远路,终然莫致增永慕。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思友人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

愿因飘风超远路,终然莫致增永慕。

寒蝉鸣我侧,秋草生我圃。

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作者简介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在诗与赋、散文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成就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译文

我希望能借助飘风的力量飞越遥远的路程,但终究还是无法到达,这使我内心的思念更加长久,寒冷的蝉鸣在我身旁响起,秋天的野草在我的园圃中生长,这些景象触动了我内心的情感,让我伤感不已,抚摸着胸口长长地叹息,我久久地站立着,眺望着远方的故乡,回头看看自己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凄凉与自怜。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愿因飘风超远路”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如飘风)来缩短与友人之间的距离,但“终然莫致增永慕”却揭示了这种愿望的无法实现,反而使思念之情更加深厚,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寒蝉和秋草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飘风”、“寒蝉”、“秋草”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从而更加深刻地表达了内心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等句,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自身的深切怀念与自怜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曹植被贬谪或远离故乡的时期,曹植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多次被贬谪到偏远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这首诗也反映了曹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持自我追求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