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愿因归鸿超遐隔,终然莫致增永积”,这两句诗出自魏晋时期诗人陆机的《拟西北有高楼》,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拟西北有高楼
魏晋:陆机
高楼一何峻,迢迢殊未央。
晨光内照室,清风外激扬。
绮窗出尘冥,飞陛蹑星辰。
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
芳气随风结,哀响激梁椽。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音。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因兹谢群侣,终然莫致违。
浮云一何盛,倏忽变暝晖。
愿因归鸿超遐隔,终然莫致增永积。
心交远莫陈,但倚天北翼。
作者简介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东吴世家大族,祖父陆逊为丞相,父亲陆抗为大司马,二十岁时便曾任东吴牙门将,吴亡后入洛阳,与弟陆云并称“二陆”,入晋后历任太子洗马、著作郎等职,与贾谧等结为“二十四友”,赵王司马伦掌权时,引为中书侍郎,司马伦被诛后,因受牵连而被处死,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弟陆云俱被誉为“太康之英”。
译文
高楼多么高耸,高耸得直插云霄,似乎没有尽头,早晨的阳光照进室内,清风在外面吹拂,绮丽的窗户通向尘世的尽头,飞檐高耸,仿佛踏上了星辰,佳人在这里抚琴弹奏,她的手指纤细而灵巧,芳香的气息随风凝结,哀怨的琴声激荡着屋梁和椽子,她一弹再弹,发出慷慨激昂的余音,我不怜惜歌者的辛苦,只伤感知音太少,我希望能化作一对鸿鹄,展翅高飞,因此我要告别这些朋友,最终也不会违背这个心愿,浮云多么盛大,但转眼间就变成了黄昏的余晖,我希望借助归鸿飞越遥远的阻隔,但终究无法实现,只能让思念越积越多,心灵的交往遥远而无法陈述,只能依靠天边的翅膀来寄托。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楼、佳人、琴声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愿因归鸿超遐隔,终然莫致增永积”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归鸿(大雁)传递思念之情,但终究无法实现,只能让思念越积越深的无奈和伤感。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将高楼、佳人、琴声等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比喻等,使得诗句更加优美动人,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高楼、佳人等象征为诗人的理想追求和美好愿景,而浮云、归鸿等则象征着现实的阻隔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机在西晋时期创作的,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故乡和亲友,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思念之情,他也面临着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无常,这使得他更加珍视友情和知音的重要性,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
《拟西北有高楼》是陆机的一首优秀诗作,通过描绘高楼、佳人等元素和表达知音难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