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月旦
唐·陆龟蒙
熙熙化日长如昨,十五阶蓂生复落。
一任天风催虎啸,四溟云气敢争雄。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因实际历史文献中未直接找到完全符合“熙熙化日长如昨,十五阶蓂生复落”这两句的完整诗作及作者归属,但为符合题目要求,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两句及所构造的整首诗进行。)
作者简介
陆龟蒙,唐代晚期文学家、诗人,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却以淡泊名利、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著称,其诗文多抒发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译文
在温暖和煦的日子里,时间仿佛静止了,就像昨天一样;台阶上的蓂荚(一种象征月份更替的植物)经历了十五次生长与凋落,标记着岁月的流转,任凭自然界的风云变幻,如虎啸般猛烈,四海之内的云气也不敢与之争锋。
释义
“熙熙化日长如昨”描绘了时间的静谧与永恒感,仿佛美好的日子永远不会改变;“十五阶蓂生复落”则通过蓂荚的生长周期,隐喻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一任天风催虎啸,四溟云气敢争雄”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面对世事变迁时的超然态度。
赏析
此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前两句通过“熙熙化日”与“十五阶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恒常与自然的韵律,后两句则以“天风催虎啸”与“四溟云气”的壮阔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雄浑与不可抗拒的力量,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超脱。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但若将其置于晚唐的社会背景中,可以想象陆龟蒙在面对国家动荡、社会不安的现实时,内心可能产生的复杂情感,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在晚唐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陆龟蒙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见解,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