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万口海潮小,三十六宫管弦绕。全诗是什么?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七

唐·李白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梵音万口海潮小,三十六宫管弦绕。

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

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西楼酒半醒。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诗作广泛涉及山水、酒仙、友情、爱情等题材,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个性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译文

月光爬上了柳树的枝头,人们相约在黄昏之后。

梵音如海潮般汹涌,虽万口齐唱却显得微弱,三十六座宫殿中管弦乐声缭绕不绝。

天宫般的宫殿里夜色深沉,还未到尽头,碧云之间仙乐飘飘,舞动着霓裳羽衣。

一声玉笛悠扬,向空中飘散而尽,月已西斜,楼台上的人半醉半醒。

释义

此诗描绘了宫中夜晚的繁华景象,月光、柳树、梵音、管弦乐、仙曲、玉笛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宫廷夜宴的生动画面,梵音虽众却显微弱,与宫中管弦乐的宏大形成对比,突出了宫廷音乐的繁盛,通过月满西楼、酒半醒的描写,展现了宴会中人物的闲适与陶醉。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夜宴的盛况,展现了李白对宫廷生活的独特感受,诗中“梵音万口海潮小”一句,以梵音的微弱反衬出宫中管弦乐的宏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两句,通过描绘天宫般的宫殿和仙乐飘飘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宫廷夜宴的神秘与奢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宫中任职期间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李白在宫中曾一度受到唐玄宗的赏识,担任过翰林供奉等官职,有机会亲身感受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奢华,这首诗正是他根据自己在宫中的所见所闻,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景象,以及李白对宫廷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