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恨春来长是客,新莺细柳不胜情。出自哪首诗?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愁

宋·杨万里

最恨春来长是客,新莺细柳不胜情。

落花满院风飘絮,独坐闲庭日又暝。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

译文

最让我怨恨的是春天到来时我总是客居他乡,新莺啼鸣,细柳依依,这情景让我无法承受内心的情感,落花铺满庭院,随风飘起如同柳絮,我独自坐在空旷的庭院中,眼看着太阳又要落山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客居他乡时的愁绪和无奈,首句“最恨春来长是客”直接点出主题,即春天到来时诗人总是身处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因此心生怨恨,次句“新莺细柳不胜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绪,新莺啼鸣,细柳依依,这本是春天的美景,但在诗人眼中却充满了哀愁,因为他无法与亲人共享这份美好,后两句“落花满院风飘絮,独坐闲庭日又暝”则通过落花、飘絮、独坐、日暝等意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时的愁绪和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富有感染力,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的愁绪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诗歌的语言通俗易懂,富有节奏感,使得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杨万里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他乡,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里,诗人却身处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因此心生愁绪,这首诗正是诗人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普遍情感和生活状态。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时的愁绪和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富有感染力,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普遍情感和生活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