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暮思归
唐·韦庄
雨晴閒馆花空落,月上层城鸟倦飞。
梦觉隔窗残酒醒,五更风雨四山微。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其词作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致哀婉动人,对后世词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译文
雨过天晴后,闲置的馆舍旁花儿静静地凋落,月亮爬上了高高的城墙,鸟儿也疲倦地归巢飞翔,从梦中醒来,隔着窗户看见残酒已醒(即酒意已消),此时正值五更天,风雨交加,四周的山峦在朦胧中若隐若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春暮时分的景象,通过“雨晴”、“花空落”、“月上层城”、“鸟倦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归家的深切思念。
赏析
首句“雨晴閒馆花空落”,以雨后初晴、花朵凋零的景象开篇,既点明了时节,又寓含了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次句“月上层城鸟倦飞”,通过月上城头、鸟倦归巢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诗人的孤独感,后两句“梦觉隔窗残酒醒,五更风雨四山微”则从梦境回到现实,以风雨交加、山峦微茫的景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纷扰与不安,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韦庄作为“花间派”代表作家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韦庄作为一位文人,经历了许多流离失所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正是他在某个春末夏初的夜晚,面对雨后的景象,触景生情,写下的一首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