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雨雪正霏霏,马上双壶送独归。的释义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出都留别诸公

清·康有为

都门雨雪正霏霏,马上双壶送独归。

醉卧长安犹是客,梦回江渚已多违。

谁怜旧日青衫在,自笑当年壮志非。

从此天涯成别路,可能相忆故山薇。

作者及朝代

作者:康有为

朝代:清代(1858年—1927年),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等,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晚清到民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作者简介

康有为早年学习儒家经典,后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对封建社会的弊病产生不满,1888年(光绪十四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但未获重视,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和梁启超等人发起“公车上书”,再次提出变法主张,亦未获采纳,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期间,任总理衙门章京行走,参与新政,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组织保皇会,与改良派对立,辛亥革命后,一度回国,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共和制,晚年思想有所转变,但仍坚持保皇立场。

译文

京城城门外的雨雪正纷纷扬扬,我骑着马,带着双壶酒,独自踏上归途,在长安(代指京城)醉卧,我仍是个过客,梦中回到江南水乡,却已多次违背归乡的诺言,谁还会怜惜我当年那件青衫(象征清贫与仕途不顺),我自己也笑自己当年的壮志早已不再,从今以后,我们各奔天涯,成为陌路,你们是否还会想起故乡的山薇(象征隐逸与思乡)?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康有为在离开京城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也有对未能实现政治抱负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赏析

首句“都门雨雪正霏霏”以景起兴,营造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次句“马上双壶送独归”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决绝,双壶酒既是自我慰藉,也是与京城告别的仪式,后两联通过对比(长安的过客与江渚的归梦)、自嘲(青衫与壮志)和设问(可能相忆故山薇),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其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康有为离开京城,流亡海外之前,当时,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因参与变法而遭到通缉,不得不离开京城,开始流亡生涯,这首诗既是他对京城生活的告别,也是对自己政治理想的反思与总结,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在诗中,康有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心境,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政治家、思想家的敏感与深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