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骚人南去应肠断,芳草寒烟不尽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马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马戴,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会昌进士,因避乱寓居润州鹤林寺,延佑中以荐参选,历官太学博士、秘书郎、集贤学士、中书舍人,晚年避乱客居江南,与贾岛、姚合为诗友,工五言律诗,以奇僻见称,长于抒情写景,诗集一卷。
译文
寒露凝结,微微斜阳已落楚山头,猿在洞庭树上啼,人乘木兰舟,明月从广阔的湖面上缓缓升起,苍山夹着奔腾的江水,南去的骚人应该伤心肠断,无边芳草和迷蒙寒烟都是无尽的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楚江秋夜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思乡之情,前六句写秋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通过描绘楚江秋夜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诗人以“露气”、“微阳”、“猿啼”、“明月”、“苍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苍茫的楚江之畔。
“骚人南去应肠断,芳草寒烟不尽愁。”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也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以“骚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南去时的无限愁绪,而“芳草寒烟”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愁绪的绵延不绝,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马戴在游历楚江时所作,当时,诗人或许正面临着某种困境或离别,心中充满了愁绪和无奈,在楚江秋夜的景色中,诗人找到了情感的寄托,将自己的愁绪与眼前的景物融为一体,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