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汨罗江
唐·徐夤
汨罗江畔水滔滔,千古龙舟争渡遥。
欲酹吟魂招楚些,宁堪洒泪客中歌。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阿。
万事干戈里,浮湘逐客多。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夤(yín)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徐夤,字昭梦,唐代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详,但活动于晚唐时期,他博学多才,尤工于诗,曾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徐夤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在汨罗江畔,江水滔滔不息,自古以来龙舟便在此竞相渡江,以纪念屈原,我想要举杯祭奠屈原的英灵,吟咏楚地的招魂之辞,又怎能在异乡客居中含泪高歌呢?屈原的辞赋如同日月般光辉照耀,而楚王的宫殿却早已荒废在空山之中,在这战乱纷飞的年代里,有多少人漂泊异乡,追逐着浮华的湘水,如同被贬谪的屈原一般。
释义
欲酹吟魂招楚些:想要举杯祭奠屈原的英灵,吟咏楚地的招魂之辞,酹(lèi),指以酒洒地表示祭奠,楚些,指楚地的招魂歌辞。
宁堪洒泪客中歌:怎能在异乡客居中含泪高歌呢?表达了诗人对屈原遭遇的同情及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汨罗江为背景,通过对屈原的纪念,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及对现实的忧虑,首联描绘了汨罗江畔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颔联通过“欲酹吟魂招楚些,宁堪洒泪客中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及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颈联以屈原的辞赋与楚王的宫殿作对比,突出了屈原的才华横溢与楚王的昏庸无能,尾联则进一步升华主题,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及对未来的迷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徐夤身处异乡,深感孤独与无奈,他通过对屈原的纪念,抒发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及对现实的忧虑,诗人也借屈原的遭遇,暗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及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不仅是对屈原的缅怀,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