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祠海上经秋雨,旧业林间半掩扉。出自哪首诗?

梦梦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唐代

作者:李频

新祠海上经秋雨,旧业林间半掩扉。

门巷寂寥人迹少,池塘疏落藕花稀。

闲居日日得高卧,远望时时见翠微。

岁晚何须更惆怅,此生终不负渔矶。

作者简介

李频,字德新,唐代诗人,大中八年(854年)进士,曾任南陵主簿、武功令、侍御史等职,后辞官归隐,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译文

新修的祠堂在海上经历了秋雨的洗礼,旧时的家业在林间只露出半掩的门扉,门巷里寂静冷清,很少有人经过,池塘边稀疏的荷叶上,荷花也已稀少,闲居的日子里可以天天高卧不起,远远望去,时常能看到青翠的山峦,到了晚年还有什么值得惆怅的呢?此生终究没有辜负那渔矶(隐居之地)的清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通过“新祠海上经秋雨,旧业林间半掩扉”两句,展现了诗人居所的幽静与古朴,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的氛围,如“门巷寂寥人迹少,池塘疏落藕花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惬意,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无悔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图景,首联“新祠海上经秋雨,旧业林间半掩扉”以新祠与旧业为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又突出了隐居环境的清幽,颔联“门巷寂寥人迹少,池塘疏落藕花稀”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的氛围,通过“寂寥”、“疏落”等词,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颈联“闲居日日得高卧,远望时时见翠微”则展现了诗人闲居生活的惬意与自在,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尾联“岁晚何须更惆怅,此生终不负渔矶”则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无悔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频在隐居山林期间所作,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辞官归隐,过上了宁静的隐居生活,这首诗正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隐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思潮,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