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宋·王珪
楼台彩结倚晴空,
元夜欢声入禁中。
华月自凝双凤舞,
万方乐事同元夕,
恩赐千官十日閒。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珪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字禹玉,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自幼好学,学识渊博,曾任宰相,对北宋的政治、文化有重要影响,王珪的诗文风格典雅,内容多涉及宫廷生活、朝政大事及历史典故,是北宋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宫中的楼台被五彩斑斓的装饰点缀得高耸入云,元宵之夜的欢声笑语传遍了皇宫的每一个角落,明亮的月光下,两只凤凰翩翩起舞,象征着吉祥与和谐,在这元宵佳节,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皇帝更是恩赐百官十日闲暇,共享这难得的欢乐时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皇宫内外欢庆的盛况,首句“楼台彩结倚晴空”描绘了皇宫建筑的壮丽与节日装饰的华美;次句“元夜欢声入禁中”则表现了节日夜晚皇宫内的欢声笑语;第三句“华月自凝双凤舞”以月下的凤凰舞为象征,寓意吉祥与和谐;末两句“万方乐事同元夕,恩赐千官十日閒”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即元宵佳节普天同庆,皇帝恩赐百官十日闲暇,共同享受这难得的欢乐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元宵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皇宫内外的欢庆场景,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和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楼台彩结”、“华月自凝”、“双凤舞”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喜庆色彩,诗人通过“万方乐事同元夕,恩赐千官十日閒”两句,表达了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宫廷文化也十分发达,元宵佳节作为传统节日之一,在宋代更是备受重视,王珪作为当时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对宫廷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他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元宵佳节的欢庆场景,更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和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和谐,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