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河月湿金盘露,火树香分玉笋班。的释义

风云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绛河月湿金盘露,火树香分玉笋班。

宫漏声声滴夜寒,君王游乐万机闲。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注:此诗为节选,原诗较长,此处仅选取了包含关键词的两句及前后相关部分,以便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著名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入仕为官,历任昭应县尉、太府寺丞等职,他的诗歌以宫词著称,多描写宫廷生活,语言精炼,情感细腻,反映了唐代宫廷的繁华与寂寞,他的乐府诗也颇受后人赞誉,被誉为“乐府三绝”之一。

译文

绛河(银河)映照着月亮,仿佛月亮被金色的盘子盛满了露水;火树(指装饰华丽的灯树)散发着香气,如同美玉般的宫女们排列成行。

释义

“绛河月湿金盘露”描绘了银河低垂,月光如水,仿佛将金色的盘子(比喻月亮)浸湿了露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火树香分玉笋班”则形容了宫中灯树璀璨,香气四溢,宫女们如同美玉雕琢的竹笋般排列整齐,展现出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秩序。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代宫廷的夜景,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韵,通过“绛河月湿”与“火树香分”的对比,展现了宫廷夜景的静谧与繁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诗人以“金盘露”和“玉笋班”为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与灯树的美丽,更赋予了它们以象征意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宫廷生活的复杂与微妙。

创作背景

王建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宫廷生活也极为奢华,诗人通过宫词这一体裁,不仅记录了当时宫廷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表达了自己对宫廷生活的独特感受与思考,这两句诗很可能是在某个宫廷宴会或节日之夜,诗人目睹了宫廷的繁华与美丽,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从而创作出来的,它们不仅是对宫廷夜景的生动描绘,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深刻反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