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唐·韦应物
都门霜落雁南飞,官舍萧条独忆归。
林树转幽栖影单,寒灯照壁梦难回。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多次遭贬,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自然与和谐,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疏离感。
译文
都城门外霜降时节大雁南飞,官舍之中冷清萧条让我独自思念归乡,树林深处更加幽静,我孤单的身影在其中栖息,寒冷的灯光照在墙壁上,梦境却难以回到故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为官时,面对秋日的萧瑟景象,内心涌起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句“都门霜落雁南飞”以秋日的典型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次句“官舍萧条独忆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后两句进一步通过“林树转幽栖影单”和“寒灯照壁梦难回”的描写,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都门霜落雁南飞”一句,既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漂泊感;“官舍萧条独忆归”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后两句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得益彰,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韦应物的诗歌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人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将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歌的语言清新淡雅,风格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被贬异乡之时,面对秋日的萧瑟景象和官舍的冷清萧条,诗人内心涌起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韦应物的诗歌常常以自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首诗正是他这一创作风格的典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