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犀壮志空流水,倚马长才见故丘。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怀古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然犀壮志空流水,倚马长才见故丘。

落日无人松径冷,秋风有恨雁声愁。

当年事业知何在,今日江山属几流。

独倚危栏看远水,渔舟唱晚忆旧游。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文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点燃犀牛角照亮深水的壮志如同流水般逝去,倚马可待的才华只能面对故乡的土丘,夕阳下无人行走的松林小径显得格外冷清,秋风中带有哀愁的雁声让人心生悲凉,当年的豪情壮志和辉煌事业如今在哪里?今日的江山又归属于谁?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望着远方的流水,听着渔舟唱晚的歌声,不禁回忆起往昔的游历。

释义

“然犀壮志空流水”意指曾经的雄心壮志如同流水般逝去,无法挽回;“倚马长才见故丘”则表达了虽有卓越的才华,却只能面对故乡的土丘,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后两句通过描绘秋日黄昏的凄清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现实无奈的接受,首联以“然犀壮志”和“倚马长才”自喻,展现了诗人曾经的豪情与才华,但“空流水”和“见故丘”则暗示了这些才华和壮志并未得到应有的施展和回报,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秋日黄昏的凄清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尾联则以“独倚危栏看远水,渔舟唱晚忆旧游”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又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才华未得施展,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在秋日黄昏的某个时刻,他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望着远方的流水和渔舟唱晚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哀愁和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