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委佩乍分花外仗,停骖归滞柳边墙”,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春日言怀》,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春日言怀
唐·杜牧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柳丝牵画桨,榆荚送行轮。
委佩乍分花外仗,停骖归滞柳边墙。
谁怜此身独羇旅,长与流莺作伴游。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节度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刺史、池州刺史、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译文:
细雨洒落在芬芳的尘土上,酝酿出了令人愉悦的春日景色,柳丝轻柔地牵引着画船,榆荚随风飘送着远行的车轮,官员们刚刚分开花丛外的仪仗,我却因事停留,归途受阻在柳树边的城墙下,有谁能够怜惜我这独自漂泊在外的旅人呢?只能长久地与流莺为伴,一同游赏这春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前两句通过微雨、芳尘、柳丝、榆荚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春日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委佩乍分花外仗,停骖归滞柳边墙”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因事受阻,无法顺利归家的心情,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只能与流莺为伴,共同游赏这春色。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前两句的描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与后两句的孤独与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鲜明突出,诗人通过“委佩乍分花外仗,停骖归滞柳边墙”的描写,巧妙地暗示了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使得整首诗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春日里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当时可能因事受阻,无法顺利归家,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无奈,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人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