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杂感》
唐·李商隐
桃花落地杏花舒,桐生井底寒叶疏。
春光易逝人易老,独坐闲庭思有无。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桃花已经凋落在地上,杏花却正舒展绽放;桐树生长在井底,寒冷的季节里叶子稀疏,春天的时光容易消逝,人的年华也容易老去,我独自坐在庭院中,思考着这些有无之间的事情。
释义:
首句“桃花落地杏花舒”描绘了春天里桃花凋谢、杏花盛开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次句“桐生井底寒叶疏”则通过桐树生长在井底、叶子稀疏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末夏初的寒意和萧瑟,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人易老的感慨,以及他在闲庭中独自思考人生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前两句通过桃花、杏花、桐树等自然景物的变化,巧妙地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更迭,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易老的无奈和感慨,以及他在闲适中思考人生的心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在春日里,他看到桃花落地、杏花舒展、桐树叶子稀疏的景象,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表达人生感慨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也可以看到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一颗敏感而深邃的心灵。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和要求生成的,但李商隐确实创作过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而这首诗并非他真实创作过的作品之一,不过,通过这首诗的生成和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