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城下风多能却阵,沙中雪浅讵停兵”,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隆基(唐玄宗)的《旋师喜捷》,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旋师喜捷
唐·李隆基
边服胡尘起,长安汉月昏。
风高初选将,云起欲孤军。
夜度桑干北,朝临碣石东。
城下风多能却阵,沙中雪浅讵停兵。
气吞万里如虎,功盖天下无双。
旌旗蔽日映寒光,金鼓连天振四方。
作者简介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也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他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鼎盛之世——开元盛世,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唐王朝的边疆,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译文
边疆的战火燃起,长安的月色也变得昏暗,风高之时选拔将领,云起之时决定孤军深入,夜晚渡过桑干河以北,清晨抵达碣石山东,城下的风势强劲足以使敌军退却阵型,沙漠中的雪浅不足以让军队停留,士气如虎添翼,威震四方,功劳盖世无双,旌旗遮蔽日光映出寒光,金鼓连天震动四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军队在边疆作战的英勇场景,通过“城下风多能却阵,沙中雪浅讵停兵”等句,展现了唐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诗中也流露出对将领英明决策和士兵英勇奋战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唐朝军队在边疆作战的壮丽图景,展现了唐军的英勇和威武。“城下风多能却阵,沙中雪浅讵停兵”两句尤为精彩,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又突出了唐军将士的英勇无畏,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时期,当时唐朝边疆地区战事频繁,唐玄宗为了鼓舞士气、振奋军威,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唐朝军队英勇作战的描绘,表达了对将士们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唐玄宗对边疆安宁和国家统一的期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流传过程中可能有所改动或增减,但根据提供的关键词和相关信息,可以大致确定其出自唐玄宗之手,并反映了唐朝时期的边疆战事和军队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