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仙诗

朝代:魏晋

作者:郭璞

驾虹霓兮乘赤云,

登彼九疑历玉门。

朝发轫于太虚兮,

夕归乎昆仑之圃。

作者简介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东晋著名学者、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长诗赋,是游仙诗的祖师,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对道教有深入研究,是道教学者和神仙方士,相传从河东裴秀学《易》及天文、卜筮、谶纬、三式、九宫、风角、星运、四柱、六壬、太乙、遁甲、玄空等,是东晋游仙诗的代表作家,后世尊其为“风水宗师”。

译文

我驾着彩虹般的霓裳,乘着赤色的云朵,

登上那遥远的九疑山,穿越那神秘的玉门关。

早晨从虚无缥缈的太空中启程,

傍晚便回到了昆仑仙境的花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驾虹霓、乘赤云,游历仙境的奇幻景象,九疑、玉门、太虚、昆仑等词语,都是古代神话中常见的地名,象征着遥远而神秘的仙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向往。

赏析

郭璞的这首《游仙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诗中“驾虹霓兮乘赤云”一句,用彩虹和赤云作为交通工具,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景,而“登彼九疑历玉门”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游历仙境的奇幻旅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郭璞生活在东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现实,郭璞深感无奈和压抑,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仙境,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渴望,这首《游仙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仙境的奇幻景象,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逃避和不满,更展现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追求个性自由、超脱尘世的思想倾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