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折梅叹
唐·李商隐
去年杨柳为谁折,今岁梅花黯自怜。
雪里风前春未透,枝头月下影相牵。
寒香寂寞空留恨,冷月清辉独洒怜。
回首前尘如梦影,伤心不似旧时年。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去年杨柳依依,不知是为谁而折;今年梅花绽放,却只能黯然自怜,在风雪中,春天似乎还未到来,梅花在枝头与月光下的影子相互牵引,寒香寂寞,只留下无尽的遗憾;冷月清辉,独自洒落在梅花之上,显得格外凄清,回首往事,如同梦幻一般,心中的伤痛已不如从前那般深刻,但依旧难以释怀。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去年折柳与今岁赏梅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杨柳象征离别与思念,而梅花则寓意坚韧与高洁,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在风雪中孤独绽放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与哀愁。
赏析
此诗以景寓情,借物言志,通过杨柳与梅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境遇的无奈,诗中“雪里风前春未透”一句,既描绘了梅花绽放的艰难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挣扎,而“枝头月下影相牵”则通过梅花与月影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宁静的氛围,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此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此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他独自赏梅,看到梅花在风雪中孤独绽放,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于是写下了这首《折梅叹》,诗中通过对比去年折柳与今岁赏梅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是对这首虚构古诗的全方位解析,希望能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