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行路难五首·其三

唐·李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须尽欢酒满樽,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您提供的“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为了贴合您的要求,我将在此诗中寻找与隐逸、人生选择相关的意境进行解析,并尝试构建一种情境下的理解,因为原诗中并未直接包含这两句,不过,从您的描述中,这两句似乎表达了一种世态炎凉、人性堕落的意境,与李白诗中对于人生无常、功成身退的感慨有一定的情感共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风格豪放飘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针对整首诗,非直接针对您提供的两句)

(由于您提供的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以下译文为整首《行路难》其三的译文)

别洗那颍川之水来洗耳,别食那首阳山上的蕨菜。

隐匿才华,与世无争,不求显达,何必孤高自许,与云月争辉?

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功成名就之后却往往不得善终。

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屈原最终抱石自沉于汨罗江畔。

陆机才华横溢,却也不能自保;李斯身居相位,却未能及时抽身。

华亭的鹤唳哪里还能听到?上蔡的苍鹰又算得了什么?

你看那吴中的张翰,秋风一起便思念江东家乡,辞官而归。

还是暂且尽情饮酒,让金杯里的酒满上,别让金樽空对着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这有用之才,千金散尽也还会再来。

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日定要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我来为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钟鼓美食不足珍贵,只愿长醉不愿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寂寞,只有饮酒者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饮平乐观,斗酒十千也豪饮无度。

主人啊,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痛饮。

名贵的五花马,昂贵的千金裘,快叫侍儿拿去换美酒,

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万古长存的愁绪。

释义与赏析(结合您提供的意境进行解析)

虽然“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李白在《行路难》系列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功成身退、追求自由的向往,这两句可以视为对诗中某些意境的引申或补充,表达了一种社会风气败坏、人性堕落的景象。

在李白看来,世间万物本应顺应自然规律,草木逢春应荣,人应追求高尚品德,而非如野兽般贪婪、堕落,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人们往往被名利所困,失去了本真和追求自由的能力,这种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在李白的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创作背景

《行路难》系列诗是李白在人生低谷时期创作的,他因政治上的失意而深感苦闷,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这些诗作不仅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自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憧憬,虽然“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这两句所表达的意境与李白在《行路难》中的情感是相契合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