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流涕兮眦不乾,薄志节兮念死难。全诗是什么?

梦梦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九思·伤时》

汉·王逸

岁忽忽兮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

悼余生之不辰兮,逢此百罹之长。

哀时命之不当兮,遭世罔极之芒。

凌万顷之江湖兮,濡余佩之洋洋。

横大江之扬波兮,倚舟航以济湘。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膺牴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涕流交颐兮,泪洒胸臆。

哀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凌高逝兮浮霄,乘清气兮御阴阳。

托丘陵兮圜谷,与日月兮齐光。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逝兮。

芳与泽其杂柔兮,羌芳华自中出。

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

情沈沈而幽处兮,志眇眇而不惓。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倚此惠兮,以御患祸。

余将远逝以自疏兮,邈绝世而隐居。

凌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幽隐之绝垠。

岩岖崯崯兮,砾磥磥而相屯。

丛薄深林兮,幽晦以冥冥。

峥嵘崔嵬兮,山丛攒而立。

冥翳翳兮,羌昼晦而不明。

寒风凄其永至兮,拂穹岫之骚骚。

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

出见俗人之祭祀兮,兴叹曰:

“稻粱不为鴈鹜食兮,何求贤士于今之世?

临渊羡鱼兮,不如退而结网。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其志。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脩以菹醢。

长流涕兮眦不乾,薄志节兮念死难。

聊须臾以相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逸

朝代:东汉

作者简介

王逸,字叔师,东汉文学家,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人,生年不详,卒于汉顺帝永建元年(126年),王逸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好楚辞,曾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还著有《王逸集》一卷,但已佚失。

译文

(节选部分)

我长时间地流泪啊,眼眶湿润无法干涸,志向薄弱啊,想到死亡又觉得难以抉择。

释义

“长流涕兮眦不乾”:长时间地流泪,眼眶湿润无法干涸。

“薄志节兮念死难”:志向薄弱,想到死亡又觉得难以抉择,表现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赏析

这段诗句出自王逸的《九思·伤时》,是王逸在抒发自己因怀才不遇、遭遇困境而深感痛苦的心情,通过“长流涕兮眦不乾”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而“薄志节兮念死难”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死亡的恐惧,又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九思》是王逸模仿屈原《九章》而作的一组抒情诗,共九章,分别名为《逢尤》、《怨上》、《疾世》、《悼乱》、《遭厄》、《悼乱》、《伤时》、《哀岁》、《守志》,这组诗反映了王逸在政治上的失意和遭遇的困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其遭遇的同情,在东汉时期,士人阶层普遍面临着政治上的压迫和困境,王逸的《九思》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