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怨诗
汉·王昭君
嗟薄祜兮遭世患,
宗族殄兮门户单。
身执略兮拘蛮邦,
遥望见兮故乡山。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昭君
朝代:西汉(但需注意,王昭君的故事在后世多有传颂与文学加工,此诗虽题为王昭君所作,但在历史上可能并非她亲笔,而是后人托名创作,以表达对她的同情与纪念。)
作者简介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译文
哀叹我命运薄幸啊遭遇了世间的灾祸,
宗族被灭绝啊门户变得孤单。
我身陷被掳的境地啊被囚禁在蛮荒之邦,
远远地望着啊故乡的山峦。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王昭君对自己不幸命运的哀叹,她因美貌被选入宫中,却不得宠幸,最终被远嫁匈奴,离开故土,家族也因此衰败,诗中“嗟薄祜兮遭世患”表达了她对命运的无奈与哀叹,“宗族殄兮门户单”则揭示了家族因她而遭受的不幸,后两句则描绘了她身处异邦,思念故乡的深情。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简短的四句诗,生动地展现了王昭君的悲惨命运和深沉的思乡之情,诗中“嗟”、“兮”等词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王昭君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封建礼教和皇权政治下的无奈与悲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王昭君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她作为和亲公主远嫁匈奴,为汉匈之间的和平做出了贡献,但同时也牺牲了个人的幸福和自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昭君的生平事迹有关,是后人为表达对她的同情与纪念而创作的,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命运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王昭君的故事和这首诗正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