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乞米寻常事,十万饥军待饷时。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唐·白居易

平蔡州愬献捷,

智勇功高百代传。

三千里外无家别,

五载辞家破贼烟。

忽忆常山赵子龙,

年登七十建奇功。

我家乞米寻常事,

十万饥军待饷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平定了蔡州的李愬前来献捷,

他的智勇双全功高盖世百代流传。

三千里外没有亲人告别家乡,

五年辞别家园只为破贼烽烟。

忽然想起常山的赵子龙,

七十岁高龄仍建奇功。

我家偶尔乞米本是寻常小事,

但十万饥饿的军队正等着军饷。

释义

这首诗主要赞颂了唐代名将李愬平定蔡州叛乱的智勇与功绩,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李愬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比李愬的英勇事迹与诗人自己家庭的困难,突出了李愬为国家、为军队做出的巨大贡献。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直接点明了李愬平定蔡州的功绩,并称赞其智勇双全,诗人通过“三千里外无家别,五载辞家破贼烟”两句,描绘了李愬远离家乡、长期征战沙场的艰辛与决心,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将诗人自己家庭的困难与李愬为军队、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相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李愬的伟大,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对军队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得知李愬平定蔡州叛乱后,有感而发创作的,李愬是唐朝中期的一位名将,他率领唐军平定了淮西吴元济的叛乱,为唐朝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白居易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李愬的英勇与伟大,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赞颂他的功绩,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对军队的深切关怀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