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鸿初动塞云收,阿滥堆中唤客愁。的解释

风云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鸿雁

唐·李中

寒鸿初动塞云收,阿滥堆中唤客愁。

万里相思多少事,年年此夜到扬州。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中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中,字有中,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是唐末的一位重要诗人,以写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李中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具体生平细节已难以考证。

译文

寒冷的鸿雁刚开始振翅飞翔,边塞上空的乌云渐渐散去,在那阿滥堆(可能指边塞某地或某种景象)中,唤起了旅人的无限愁绪,万里之外的亲人,此刻正有多少相思之情萦绕心头,而我,年年此夜都会思念着扬州(可能代指故乡或亲人所在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鸿初飞、塞云收卷的边塞景象,以及阿滥堆这一特定地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进而引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寒鸿”、“塞云”、“阿滥堆”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边塞特有的情感空间,而“唤客愁”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愁绪,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年年此夜的深切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边塞特有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中“寒鸿初动”与“塞云收”的对比,既展现了边塞景色的变化,又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而“阿滥堆中唤客愁”一句,则通过具象化的地点和抽象化的情感相结合,使诗人的愁绪更加具体可感,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相思之情,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思乡之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确切考证,但从诗中描绘的边塞景象和诗人的思乡之情来看,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作于李中在边塞任职或游历期间,当时,诗人身处异乡,面对边塞的荒凉景象和远离亲人的孤独生活,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思乡之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面对边塞艰苦生活时的无奈和愁绪。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