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为春归苦口嘶,桐花满地绿荫齐。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归桐荫

唐·李商隐

猛为春归苦口嘶,桐花满地绿荫齐。

东风不解离人意,犹自吹绵入绣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猛然间为春天的离去而苦苦哀鸣,桐花已经落满了地面,绿叶也已经长得整整齐齐,东风似乎并不理解离人的心意,还依旧吹送着柳絮飞入我的绣花衣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诗人以“猛为春归苦口嘶”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惋惜和不舍,桐花满地、绿荫齐整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后两句则通过东风不解人意,继续吹送柳絮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感伤。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象,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首句“猛为春归苦口嘶”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次句“桐花满地绿荫齐”则通过桐花落地和绿叶齐整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末夏初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东风不解人意,继续吹送柳絮的描写,将诗人的无奈和感伤推向高潮,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的个人经历有关,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生活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可能更加深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某个春末夏初的时刻,诗人看到自然景象的变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感慨和无奈的诗作,这首诗也可能寄托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