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博学多识赞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博学多识与凡殊,时将昏暮白日午。
书卷盈屋心自明,岁月如流志不渝。
山川草木皆成趣,天地人文共一途。
莫道此生无大用,留名青史胜封侯。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博学多才与平庸之辈截然不同,即便时近黄昏也如正午阳光般耀眼,满屋的书卷让心灵变得明亮,岁月流逝但志向坚定不移,山川草木在他的眼中都充满了趣味,天地人文在他的心中汇成一条道路,不要说此生没有大作为,能在青史上留下姓名比封侯拜相还要荣耀。
释义
本诗通过赞美博学多识之人的品质与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知识与智慧的崇尚,首句点明主题,强调博学多识之人的非凡之处;次句以“时将昏暮白日午”比喻其光芒不减,即使环境不利也能保持高亮;三、四句通过书卷盈屋与岁月如流的对比,展现其内心的明亮与志向的坚定;五、六句则进一步描绘其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与对天地人文的深刻理解;末句则以留名青史为最高追求,超越了世俗的功名利禄。
赏析
本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与象征等手法,生动展现了博学多识之人的高尚品质与卓越成就,诗中“时将昏暮白日午”一句尤为精彩,既是对博学多识之人光芒四射的赞美,也是对逆境中坚持信念的鼓励,全诗以留名青史为结语,升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知识与智慧的永恒追求与崇高敬意。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虽已年迈但志向未减,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依然炽热,在历经仕途坎坷与人生风雨后,陆游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博学多识对于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他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博学多识之人的崇敬之情,并激励后人不断追求知识与智慧的光芒,通过留名青史与封侯拜相的对比,也体现了陆游超越世俗、追求更高人生境界的豁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