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自有飞腾志,晚驾蒲轮就聘车。全诗是什么?

春秋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内人

唐·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

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

剔开红焰救飞蛾。

自笑此身无羽翼,

丈夫自有飞腾志,

晚驾蒲轮就聘车。

(注:虽然“丈夫自有飞腾志,晚驾蒲轮就聘车”这两句常被单独引用或误传为独立诗篇,但实际上它们出自张祜的《赠内人》一诗的后两句,且原诗的前半部分亦十分精彩,故在此完整呈现。)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祜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祜,唐代著名诗人,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早年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后至长安,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等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其诗作风格独特,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之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细腻篇章。

译文

(全诗译文)

宫门边的树木上月光掠过,宫女的媚眼只注视着栖息的鹭鸟窝。

在灯影旁斜拔下头上的玉钗,挑开红焰救出了扑火的飞蛾。

我自笑没有翅膀不能飞翔,但大丈夫自有远大的志向,

即使晚年也能乘坐着蒲轮(古代高官乘坐的车子),被朝廷征召去做官。

释义

“丈夫自有飞腾志,晚驾蒲轮就聘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或他人虽暂时未得志,但坚信凭借才华和志向,终将在晚年得到重用,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念,蒲轮,古代帝王为表示对贤才的尊重,用蒲草包裹车轮以减少震动,此处象征高官厚禄的征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中女子的生活场景,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前半部分细腻地刻画了宫女的生活细节,透露出她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后半部分则笔锋一转,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特别是“丈夫自有飞腾志,晚驾蒲轮就聘车”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自信与坚韧,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创作背景

张祜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文人命运多舛的时代,张祜虽才华横溢,却屡遭排挤,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宫中女子的生活,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也体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坚持理想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