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初终三日交,痛定思之久呜唈。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三日哀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屈指初终三日交,痛定思之久呜唈。

梦回往事如烟散,泪洒今朝似雨飘。

月色朦胧人独立,风声萧瑟夜萧萧。

谁言此恨终难解,唯有相思寄寂寥。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沉的感伤和哀愁,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坎坷。

译文

屈指可数,从初日到终日的三天交接之时,心中的悲痛渐渐平定,但长久地回想起来仍忍不住呜咽哭泣,往事如梦,在梦中回放却又如烟散去,而今朝的泪水却如同雨水般飘洒不止,月色朦胧中,我独自站立,风声萧瑟,夜晚显得格外凄凉,谁说这心中的怨恨终究难以消解?唯有将满腔的相思之情寄托于这寂寥的夜色之中。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心中哀痛的难以释怀,首句“屈指初终三日交”点明了时间背景,即三天交接之时,暗示了某种特殊的日子或事件,次句“痛定思之久呜唈”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长时间的哀伤,后两句通过描绘月色、风声等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并表达了将相思之情寄托于寂寥之中的无奈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哀痛和孤独,首联直接点题,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内心的悲痛,颔联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哀痛的情感,颈联以月色、风声等自然景象为背景,烘托出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使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将相思之情寄托于寂寥之中的无奈与哀愁,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诸多变故,内心充满了哀愁和无奈,在某个特殊的日子里,他回想起过去的种种经历,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表达哀思和相思之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心中哀痛的难以释怀,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作为一位晚唐诗人的深沉感伤和哀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