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艘巨筏纵复横,走碇摧樯危以岌。的解释

风云48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长艘巨筏纵复横,走碇摧樯危以岌”,这些句子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大风过鄱阳湖》,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大风过鄱阳湖

宋·梅尧臣

长艘巨筏纵复横,走碇摧樯危以岌。

万穴鸣澎湃,百灵助淜滂。

鱼龙怒相搏,雷雨忽交击。

蛟蛤腥余沫,云涛迸飞液。

势翻伯牙操,壮拟元规笛。

夜入鄱阳湖,星斗挂船舷。

四望无行舟,杳杳阴风天。

朝发都门道,暮宿芦洲边。

始觉簟瓢乐,逍遥似神仙。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有《宛陵先生集》、《唐载记》、《毛诗小传》等。

译文

长船大筏在水中纵横交错,船锚被水流冲走,桅杆被摧毁,形势危急,万穴轰鸣,波涛汹涌,各种神灵仿佛都在助威,鱼龙在水中愤怒地搏斗,雷雨突然交加,蛟蛤吐出腥臭的泡沫,云涛迸发出飞溅的液体,这气势如同伯牙弹奏的高亢乐曲,又似元规吹奏的雄壮笛声,夜晚进入鄱阳湖,星斗挂在船舷之上,四处望去没有行驶的船只,阴风怒号,天色昏暗,早晨从都门出发,傍晚宿在芦洲之边,这时才觉得竹席葫芦瓢的简陋生活,也如同神仙般逍遥自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鄱阳湖时遭遇大风浪的惊险场景,以及夜晚在湖上航行的孤独与宁静,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自然力量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大风过鄱阳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壮丽与恐怖,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比喻,将风浪的汹涌、鱼龙的搏斗、云涛的飞溅等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突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在经历大风浪的惊险之后,诗人更加珍惜和向往简单、宁静的生活,这种情感在诗的结尾处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旅途中经过鄱阳湖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遭遇着人生的某种困境或挑战,而鄱阳湖上的大风浪则成为了他内心情感的触发点,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壮丽与恐怖,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展现了梅尧臣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特点,他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