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⒁孔盖兮翠旍,⒂登九天兮抚彗星”,这些句子出自先秦时期屈原的《九歌·东君》,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九歌·东君》
先秦·屈原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
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
鸣䶵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诮诘贺兮勇猛异常。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译文
太阳将从东方升起,照耀着我扶桑树做的栏杆。
我抚摸着我的马儿让它慢慢行走,夜色渐渐明亮起来。
我驾着龙车乘着雷声,载着云旗随风飘扬。
我长叹一声准备升天,心中却低回留恋。
那音乐与歌声多么令人愉悦,观众们都忘记了回家。
琴弦与鼓声交织,萧声与钟声悠扬。
吹起䶵竽,思念那贤良的灵保。
翠鸟飞翔,展开诗篇,一同起舞。
音乐与节奏相和,神灵的到来遮蔽了日光。
穿着青云衣白霓裳,举起长箭射向天狼星。
我手持弓箭返回人间,举起北斗星舀取桂浆酒。
我紧握着缰绳高高地驰骋飞翔,在幽暗的天际向东而行。
孔盖上的翠旍飘扬,我登上九天抚摸着彗星。
我手持长剑保护着年幼的人,诮责那些贺喜的人勇猛异常。
即使身体死去,精神依然长存,魂魄坚毅成为鬼中的英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太阳神东君的壮丽景象,从日出东方到升天抚彗星,展现了东君的威严与神力,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和敬畏。
赏析
《九歌·东君》是屈原《九歌》组诗中的一篇,通过对太阳神东君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楚国的宗教文化和人民对自然力量的崇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东君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诗中也体现了屈原对正义和勇气的赞美,以及对英雄精神的崇尚。
创作背景
《九歌》是屈原在战国时期楚国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的一组抒情诗,共十一篇。《九歌·东君》作为其中的一篇,反映了当时楚国人民对太阳神的崇拜和祭祀活动,屈原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通过描绘太阳神的壮丽景象来表达自己对正义和勇气的追求以及对英雄精神的崇尚,这首诗也体现了屈原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