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宋·陆游
胸蟠今古袖披披,老作黄冠恐未宜。
孤鹤去寻三岛路,群鸦争噪夕阳堤。
风前横笛斜吹雨,月下高楼静捣衣。
最忆小轩临水处,渔舟夜泊对床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胸中藏着古今的学问,衣袖宽松自在,老了以后去做道士恐怕不太合适,孤独的鹤飞向寻找仙岛的路途,成群的乌鸦在夕阳下的河堤上争鸣,风前有人横笛斜吹,细雨蒙蒙,月光下高楼上传来捣衣的声音,最怀念的是那临水的小轩,渔舟夜泊,与友人相对下棋的情景。
释义
“胸蟠今古袖披披,老作黄冠恐未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胸怀古今学问,但自觉年老后去做道士(黄冠)可能并不合适,暗含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自嘲。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山居生活的写照,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心境,首联以“胸蟠今古”自许,却以“老作黄冠恐未宜”自嘲,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而又略带自嘲的复杂情感,颔联通过“孤鹤”与“群鸦”的对比,象征了诗人高洁孤傲的品格与世俗的喧嚣,颈联则以“风前横笛”与“月下高楼”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尾联则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晚年他退居山阴,过着简朴的田园生活,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接受,更蕴含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