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落江湖萍寄身,悄为逾迈扰天真。的解释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湖寄身

唐·韦庄

瓠落江湖萍寄身,悄为逾迈扰天真。

风前月下谁人问,水阔云长几处寻。

孤影迢迢随浪去,离心切切伴潮吟。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深。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难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任前蜀宰相,谥号“文靖”,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其诗作亦有一定成就,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及战乱时代的感慨。

译文

像葫芦一样在江湖上漂泊不定,如同浮萍般无处安身,悄然间岁月流逝,扰乱了内心的纯真,在风前月下,有谁还会关心我的境遇?面对广阔的水面和悠长的云彩,我又该去哪里寻找归宿?孤独的身影随着波浪远去,离别的心情随着潮水低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愿望,在那月光洒满的松林间,小径深深,自在安宁。

释义

本诗通过“瓠落江湖萍寄身”描绘了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以“悄为逾迈扰天真”表达了岁月流逝对内心纯真的影响,中间两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寻觅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赏析

韦庄此诗以江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瓠落江湖萍寄身”以葫芦和浮萍为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漂泊无依,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和颈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风前月下”、“水阔云长”、“孤影迢迢”、“离心切切”,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寻觅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尾联则以“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深”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美好憧憬,与前文的漂泊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本人也因战乱而多次避难江南,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韦庄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诗歌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内心的孤独与寻觅,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