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平人居蛰屋,还应为作一声雷。的释义

风云4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清代诗人黄遵宪的《杂感》,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杂感

清 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更有平人居蛰屋,还应为作一声雷。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留学日本,后历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旗帜和领袖,其诗作反映了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译文

祖国的每一寸山河都珍贵如金,如今被列强瓜分谁能担此重任?

杜鹃鸟悲啼不止,犹如忧国志士伤心流泪;精卫鸟执着填海,犹如志士仁人奋斗不息。

我祈愿上天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还有那些平凡的人,虽然身处隐居的屋舍,但他们也应该为国家的变革发出一声惊雷。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山河破碎、列强侵略的悲愤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期望,诗中通过杜鹃、精卫等意象,展现了志士仁人的忧国忧民之心和不懈奋斗的精神,诗人也呼吁上天降下更多的人才,为国家的振兴贡献力量,最后一句则强调了即使平凡的人,也应该为国家的变革发出自己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而富有力量,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将个人的悲愤之情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期望和对人才的渴求,呼吁人们为国家的振兴而努力奋斗,整首诗充满了激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是一首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清时期,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列强侵略、山河破碎的严峻形势,黄遵宪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和外交家,深感国家危亡之际,必须有人挺身而出,为国家的振兴贡献力量,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望,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激发更多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