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第后
唐·钱起
才子何须藉桂枝,
青云自致路非赊。
势扶九万风初极,
名到三山花正开。
郤诜对策天颜喜,
潘岳题舆海色佳。
今日始知天意在,
夜来灯火到龙沙。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起,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司封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有《钱考功集》,钱起诗风清丽雅秀,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
译文
才子何须依赖科举的桂枝,
青云直上的道路并不遥远。
如同大鹏乘风而起,初展雄姿,
名声远播,如同三山花开正盛。
郤诜对策时天子面露喜色,
潘岳乘车赴任时海景如画。
今日方知天意所在,
昨夜灯火通明,直至龙沙之地。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登第后的喜悦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首联指出才子无需依赖科举,自有青云之路;颔联以“势扶九万风初极,名到三山花正开”比喻自己如同大鹏乘风而起,名声远扬;颈联引用典故,形容自己对策时的得意与赴任时的风光;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天意的感悟,以及昨夜为科举而努力的情景。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充满了诗人的豪情壮志,颔联“势扶九万风初极,名到三山花正开”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以大鹏乘风、三山花开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登第后的喜悦心情和未来的美好前景,诗人也通过引用典故和描绘自然景象,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钱起在唐代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及第,这首诗便是他登第后所作,在科举制度下,许多士人为了功名而努力奋斗,钱起也不例外,当他终于登第成功时,内心的喜悦和激动难以言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科举制度的认同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功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