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全诗是什么?

小编48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赠别王二十四侍御契、韦二十二嶷、阎十六范三少府同游龙门(奉呈卢郎中)》,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赠别王二十四侍御契、韦二十二嶷、阎十六范三少府同游龙门(奉呈卢郎中)》

唐 韩翃

朝策鸣驹入鹓行,暮鞭羸马出康庄。

春风落日谁相送,渭水岐山别路长。

夏云紫盖拥层峦,秋雪白衣连朔漠。

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

龙门宾客会东都,相与寻幽事不孤。

自叹河汾屈应璩,空携诗卷望苍梧。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天宝十三年(754年)进士及第,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译文

早晨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匹进入朝廷,傍晚则骑着疲惫的马匹走出康庄大道,春风和落日下,谁来相送呢?渭水和岐山的分别之路如此漫长,夏日里,紫色的云层笼罩着层峦叠嶂,秋天时,白色的雪花覆盖着广袤的沙漠,傍晚时分,我挥鞭走出章台路,春风吹拂着杨柳,叶子随风摇曳,我们在龙门相聚,共同寻找幽静之地,彼此都不孤单,我自叹不如河汾的应璩,只能空自携带诗卷遥望苍梧山。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龙门相聚后分别的情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离别时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非常细腻,如“夏云紫盖拥层峦,秋雪白衣连朔漠”等句,生动地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美景,诗人在表达离别情感时也显得深沉而真挚,如“春风落日谁相送,渭水岐山别路长”等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分别之路的漫长感慨,诗人在结尾处自叹不如古人,也体现了他的谦逊和自省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翃在与友人王二十四侍御契、韦二十二嶷、阎十六范三少府同游龙门后所作,龙门是唐代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题咏,韩翃与友人在此相聚并共同游览龙门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中不仅描绘了龙门的美景和与友人相聚的欢乐时光,还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感慨。

是对韩翃《赠别王二十四侍御契、韦二十二嶷、阎十六范三少府同游龙门(奉呈卢郎中)》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的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