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感
唐·贾岛
山居闲散度春秋,八识田中难了事。
月下清风拂柳绿,知心惟许老汤休。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历史上贾岛并未留下此诗,但以其风格与背景进行创作,以展现类似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后曾任长江主簿等职,贾岛的诗作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居住在山中,悠闲地度过春秋岁月,心中却有许多难以解决的事情萦绕在八识田中(佛教用语,指人的八种意识层次),月光下,清风轻轻拂过翠绿的柳树,唯一能理解我心意的,只有那位年长的汤休道士(虚构人物,代表知音)。
释义
八识田中难了事:指内心深处有许多难以释怀或解决的问题,这些烦恼如同种子深植于八识田中,难以拔除。
知心惟许老汤休: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寻求知音的情感,只有那位年长的道士(汤休)才能真正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悠闲而又略带忧郁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首句“山居闲散度春秋”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与心境,次句“八识田中难了事”则揭示了其内心的烦恼与困扰,后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知音的寻觅,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设想为贾岛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选择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尽管身处幽静的山林之中,诗人内心的烦恼与困扰却并未因此减少,反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孤独与无助,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其内心的情感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