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不堪乱柝惊孤枕,拟借轻帆送短桡”,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
唐·韦庄
解缆初离小涧滨,斜阳已照碧山岑。
不堪乱柝惊孤枕,拟借轻帆送短桡。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解开缆绳刚刚离开小涧边,夕阳已经照耀着碧绿的山峰,无法忍受夜晚巡更的梆子声惊扰了孤独的枕头,打算借一艘轻便的船帆送走短暂的船桨,月亮落下,乌鸦啼叫,云雨散去,孩童们在路上捡拾着落花制成的首饰,请向洛城的风和阳光转达我的问候,明年的春色将会比今年更加迷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孟津住宿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写离开小涧的情景,颔联表达了对夜晚乱柝声的厌烦和对归途的渴望,颈联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和孩童的欢乐,尾联则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颔联“不堪乱柝惊孤枕,拟借轻帆送短桡”两句,通过“乱柝”与“孤枕”的对比,以及“轻帆”与“短桡”的意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夜晚乱柝声的厌烦和对归途的渴望,颈联则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孩童的欢乐,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尾联则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使全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韦庄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或避难途中,住宿于孟津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和战乱频仍的不满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