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清代
作者:释敬安
空山无俗客,来访但孤云。
岩腹泉初滴,林梢日半曛。
连城客到诗常满,别岛僧回粥尚温。
此去人烟远,幽居似野人。
作者简介
释敬安(1851-1912),俗名黄读山,字寄禅,号八指头陀,湖南湘潭人,他是晚清著名的诗僧,与虚云、太虚、谛闲等并称为“清末四大高僧”,释敬安一生精研佛学,同时诗才横溢,其作品多抒发对自然和佛法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人推崇。
译文
空旷的山中没有凡尘俗客来访,只有孤独的云朵偶尔飘过,岩石缝隙中的泉水刚刚滴落,树梢上的阳光已经半斜,即便是贵为连城之璧的客人到来,我的诗兴也常常饱满;从别的小岛归来的僧人,还能吃上温热的粥,这里远离人烟,我过着如同野人一般的隐居生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首联写山中无俗客,只有孤云相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颔联通过“泉初滴”和“日半曛”两个细节,展现了山中时光的悠长与宁静,颈联中的“连城客到诗常满,别岛僧回粥尚温”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又体现了其生活的简朴与和谐,尾联则直接点出诗人远离尘嚣、幽居山林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孤云”、“岩腹泉”、“林梢日”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禅意的世界,颈联中的“连城客到诗常满,别岛僧回粥尚温”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佛学修养。
创作背景
释敬安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他热爱自然,崇尚简朴,对佛学有着深厚的造诣,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山居时期,面对宁静的自然环境,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首诗也反映了晚清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追求精神自由、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