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持之献天子,坐令四海歌南薰。的解释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薰歌

唐·韦应物

南风薰兮草木欣,

我愿持之献天子,

坐令四海歌南薰。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南风吹拂,草木欣欣向荣,

我愿将这南风献给天子,

让天下百姓都能歌颂这南风的恩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风吹拂下草木生长繁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太平、百姓安乐的愿望,诗人希望将自己感受到的南风的美好,献给天子,寓意着希望统治者能够广施恩泽,使得四海之内都能享受到和平与繁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同时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南风的吹拂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草木的欣欣向荣则预示着社会的繁荣与和谐,诗人通过“我愿持之献天子”一句,表达了自己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而“坐令四海歌南薰”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希望天下百姓都能沐浴在君主的恩泽之下,共享太平盛世的理想。

创作背景

韦应物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诗人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寄托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君主能够广施仁政、造福百姓的期望。

《南薰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社会意义的诗篇,韦应物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希望的理想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