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桂树团团兮枝相樛,猿夜鸣兮啾啾”的诗句,实际上出自汉代诗人刘向的《九叹·远逝》,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九叹·远逝》
汉·刘向
桂树团团兮枝相樛,
猿夜鸣兮啾啾。
有鸟自南兮来集汉,
好姱佳丽兮宜修。
翾飞兮翠曾,
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
灵之来兮蔽日。
(注:此处仅截取包含关键词的部分诗句,全诗较长,此段为关键句所在段落)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年—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出身宗室,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刘向学识渊博,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谷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译文
桂树团团茂盛枝叶缠绕,
夜猿声声啾啾哀鸣不断。
有只鸟儿从南方飞来,
聚集在汉水之滨,美丽动人,宜于修饰。
它轻盈飞翔,翠羽闪烁,
展开诗篇,翩翩起舞。
应和着音乐的节拍,
神灵降临,遮蔽了日光。
释义
这段诗句描绘了桂树繁茂、猿猴夜鸣的自然景象,以及鸟儿从南方飞来,美丽动人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神灵的到来。
赏析
刘向的《九叹》是一组抒情长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在这段诗句中,刘向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烘托气氛,通过桂树的繁茂、猿猴的哀鸣以及鸟儿的飞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为神灵的到来做了铺垫,这些自然景象也象征着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九叹》是刘向在汉成帝时期,因上书言事忤旨而被贬为庶人后所作,这组诗反映了刘向对于时局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在《远逝》这一篇中,刘向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神灵降临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于时局的忧虑,也体现了刘向作为一位文学家和经学家对于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情。
《九叹·远逝》中的这段诗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还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和对于未来的期待,通过赏析这段诗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刘向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