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张籍
三湘九江昔所悲,长沙曾此别东篱。
萧萧芦荻花满岸,秋水无情日夜西。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生活颇为困顿,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凝练自然,多写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白居易、韩愈等人的赞赏,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三湘和九江这些令人悲伤的地方,我曾在长沙与东篱告别,萧萧的芦荻花开满了河岸,无情的秋水日复一日地向西流去。
释义
“三湘九江昔所悲”中的“三湘九江”泛指江南水乡,这里借指诗人曾经游历并经历悲伤的地方。“长沙曾此别东篱”中的“东篱”通常指隐逸生活,这里可能暗指诗人与某种隐逸生活或某位友人的告别。“萧萧芦荻花满岸”描绘了秋日河岸边芦荻花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秋水无情日夜西”则通过秋水的无情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三湘九江”为背景,通过描绘秋日河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悲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三湘九江昔所悲”直接点出主题,奠定了全诗悲伤的基调,次句“长沙曾此别东篱”则通过具体的地点和事件,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伤的情感,后两句“萧萧芦荻花满岸,秋水无情日夜西”则以景寓情,通过秋日河边的萧瑟景象和秋水的无情流逝,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籍游历江南水乡期间,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或离别之痛,对过往的经历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迷茫和悲伤,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秋日河边的景象和表达内心的情感,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悲伤和感慨的诗歌,这首诗也反映了张籍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认识,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