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宴
唐·冯延巳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实际上是对原诗中意境的提炼与重组,原诗中并未直接连续出现此句,但整体意境相符,为贴合您的要求,以下分析将围绕此意境及全诗展开。)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五代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细腻生活和忧郁情怀,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冯词艺术成就很高,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南园正值春半时节,踏青游玩正当时,微风和煦,能听到马的嘶鸣,青梅结得像豆子那么大,柳叶舒展如眉毛,日头渐长,蝴蝶飞舞。
花上露珠晶莹,春草茂密如烟,家家户户的帘幕低垂,荡秋千的女子困倦了,解开罗衣,画堂上双燕归来。
(意境提炼)歌声悠扬不绝,仿佛不让黄莺的啼鸣老去,酒意微醺,长久地陪伴着花儿般娇艳的脸庞,更何况是清明这样的好天气,不妨尽情游玩,忘却归途。
释义
此诗描绘了春日里南园的美丽景色和人们悠闲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人们在美好时光中的愉悦心情。“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一句,虽非原诗直接连续出现,但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以及对青春、欢乐永恒不变的向往。
赏析
冯延巳的这首《春日宴》以其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青梅、柳眉、蝴蝶、花露、草烟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通过“秋千慵困解罗衣”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在春日里的闲适与惬意,而“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则更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冯延巳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这是一个相对安定但政治局势复杂的时代,作为一位文人官员,冯延巳在仕途上虽有所成就,但也经历了不少波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诗词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追求,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春日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反映了冯延巳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以及对人生短暂、欢乐易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