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爱当时一杯饭,千年孤冢有谁知。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唐·王梵志

身如圈里羊,命似菜园蚓。

朝朝望饭食,日日求衣衾。

若爱当时一杯饭,千年孤冢有谁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梵志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梵志,唐代初年的白话诗僧,生平事迹不详,他的诗作以白话俚语写成,内容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生的无常,风格质朴直白,对后世的白话诗有着深远的影响,王梵志的诗作在当时及后世都颇受关注,被视为白话诗的先驱之一。

译文

我的身体就像圈里的羊,命运如同菜园里的蚯蚓一般卑微。

每天清晨就盼着有饭吃,日日夜晚都祈求有衣穿。

如果只是为了当时那一杯饭而活着,那么千年之后,孤零零的坟墓又有谁知道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将自己比作圈里的羊和菜园里的蚯蚓,形象地描绘出人生的卑微与无奈,诗人通过“朝朝望饭食,日日求衣衾”的描写,展现了人们为了基本生活需求而奔波劳碌的常态,诗人以“若爱当时一杯饭,千年孤冢有谁知”作为结语,提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如果只是为了满足眼前的物质需求而活着,那么当生命消逝后,又有谁能记得你呢?

赏析

这首诗以质朴直白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人生的卑微与无奈、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引人深思,这首诗也体现了王梵志作为白话诗僧的独特风格,对后世的白话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

王梵志生活在唐代初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困苦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梵志以白话诗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目睹了人们的艰辛生活和生命的无常后,有感而发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要仅仅为了眼前的物质需求而活着,而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